在古代,婆媳关系不像现在这样,虽然也难,但女性是没有多少自***的。
历史上有对比和参考意义的婆媳关系有两种:
第一种:
《孔雀东南飞》里的刘兰芝,人虽然很好,却始终没有得到婆婆的认可,因为她个性强,有主见,没有事事都遵从婆婆的意见,比较有自己的想法,所以,没有搞好婆媳关系。“鸡鸣入机织,夜夜不得息。三日断五匹,大人故嫌迟。非为织作迟,君家妇难为!妾不堪驱使,徒留无所施。”
第二种:
庞氏是东汉孝子姜诗之妻,她侍奉婆婆很孝顺,婆婆爱喝江水,她就每天走六七里路去打水,不辞辛苦。
有一次遇到大风,导致打了水没能按时回家,让婆婆口渴了,姜诗就跟着婆婆一起责备媳妇,还发怒将庞氏赶回了娘家。庞氏却没有真回娘家,而是寄居在邻居家里,日夜纺织,换了钱买些好菜,让邻居送给婆婆去吃。
就这样过了许久,婆婆觉得奇怪,为什么邻居天天给自己送饭菜,一问才知道,是自己媳妇做的,她这才把媳妇接回家来。媳妇受了委屈,不要去辩解或倾诉,只能更加顺从,主动表忠心,抓住婆婆这根救命稻草,才能保住名节,不会被赶出家门。
婆媳关系一直是个历史难题,是最考验人处事智慧的。
历史上《乐羊子妻》里讲到一个片断。有一天乐羊子的院子里跑进来一只邻居家的鸡,被婆婆看见了,就抓了来煮了吃。
吃饭的时候乐羊子妻没有下筷,而且对着那盘鸡肉哭泣。
婆婆问她哭什么,乐羊子妻说“我恨自己没本事,太穷,没钱供奉婆婆,害得婆婆要吃别人家的鸡。”
婆婆听了之后,很惭愧。乐羊子妻没有直接批判婆婆的不是,反而把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。一来,媳妇作为晚辈给予了婆婆尊重。二来又让婆婆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。
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,婆婆是长辈,媳妇是晚辈,所以即使有矛盾,也不能直接指责婆婆,这是孝道。但是又不能一味的顺从。硬碰硬不行,就只能智取。
乐羊子妻不正面指责婆婆,通过踩低自己来提醒婆婆不该偷吃别人家的鸡。即尊重了婆婆,又达到教育婆婆的目的。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