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郎:“在相遇相知的'这些年里,我们一起走过的酸甜苦辣都共同去分享与分担。我没有给你带来荣华富贵,但是你却把自己的最美年华给了我,在一起的日子里,你对我的信任与宽容,让我仿佛置身于爱的海洋里。未来的时光,我要陪着你一起看潮起潮落,共享人生百味!”
新娘:“感谢上帝,让我在最美的年华与你相遇,我要紧紧的牵住你的手,让你成为我一生的陪伴与依靠,让你成为我此生的唯一,让我好好的去爱你、珍惜你、呵护你。”
在9月24日之前完成婚礼、或者求婚成功的男士,恐怕有些人会感到后悔。后悔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林宥嘉会在9月24日推出自己的新单曲,而这首名叫《少女》的新单曲,又暗藏着无数迷死人的金句,在一个男人一生最重要的日子里,如果有这些句子傍身,无疑会让这一段恋情更刻骨铭心,未来某天想起这一天、这些句,都将是甜甜的回忆。
林宥嘉唱“自从遇见你,我比你还要少女”,林宥嘉又唱“恋爱的男子,每一个都是少女”,林宥嘉还唱“做我的爱妻,一百岁还是少女”。
说来也怪,华语乐坛历来不缺像《少女》这样的恋爱甜曲,其实也不乏少女情怀的经典,但却从来没有像林宥嘉的新作那样,由一个男歌手来代入少女的角色,去完成一首少女情怀的作品。
这个切入点很奇怪,但这个切入点也很新颖。
《少女》的歌词由词人黄伟文构思,并由他和林宥嘉共同完成填写。前者的奇思妙想,与后者的私密情怀,最终化为一首爱如潮水又永结同心的浪漫恋曲。
事实上,之前华语乐坛的男声情歌,很多都会有点大男子主义色彩,这种Man,也形成了华语乐坛男人情歌的一种性别特点。
而在看似简单的秀恩爱中,《少女》这首歌曲在文本意义方面,却有了一种超越性别的表达,这在华语乐坛的情歌史上,也是值得一提的标志性作品。
这也让《少女》这首歌,在看似简单的示爱背后,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寓意。英国诗人和评论家塞缪尔·泰勒·柯勒律治(Samuel Taylor Coleridge)曾经说过:“A Great Mind Must Be Androgynou”,翻译成为中文,就是“伟大的灵魂都是双性同体的”,而《少女》这首歌曲体现的,正是这种伟大的灵魂。
先说说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时说的话。她说:“我今后要么不唱戏,再唱戏不会比你差,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!”
这句话很重要,孟小冬后来的行为,就是在实现这一句话。
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后,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元气。杜月笙一向很欣赏孟小冬,在她和梅兰芳分手时,觉得她这样两手空空离开是不公平的,给梅兰芳打了电话,由梅兰芳支付了孟小冬4万块银元的分手费。
孟小冬后来去了上海,跟了杜月笙。杜月笙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她专心学艺深造,孟小冬才得以拜余叔岩为师,她生活无忧,只是认真学习,奉侍师侧,执***之礼,戏艺进步很快。
杜月笙六十大寿时,因两广四川苏北等地发生水灾,他决定来个祝寿赈灾义演,遍邀名角,演出收入全部用于救灾,而义演的一切费用由他自己承担。孟小冬也有两场《搜孤救孤》的演出。这次演出,孟小冬的唱功已臻化境,完全确立了孟小冬在中国京剧界首席女老师的地位。
孟小冬做到了,她要么不登台要,登台就不会比梅兰芳差。
这是孟小冬最后一次登台,然后她入住了杜家,算是正式跟了杜月笙。她对杜月笙算是知恩图报,还是委曲求全?当时孟小冬已经40岁了,她想找的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容身之处。
后来孟小冬随杜月笙一起去了香港,又因为杜月笙想移居欧洲,要侍从办理护照事宜,按人头算到孟小冬时,孟小冬才提出来:我跟着去算是女朋友还是丫头呢?
63岁的杜月笙立刻明白了孟小冬的心意,决定尽快补办婚礼。
这时候,孟小冬算是完全实现了她和梅兰芳分手时说的话。
先撇开孟小冬之前和梅兰芳的事情。杜月笙很早就垂暮孟小冬,无论孟小冬有什么请求,只要是杜月笙能办到的就一定会办。后来孟小冬去北京学京剧也是杜出的钱,当然这都是前话。至于42岁才嫁给杜月笙是上海沦陷后杜月笙不想当日本人的汉奸,选择离开上海去香港,孟小冬问杜月笙,去香港我是以女朋友的身份呢还是身么,杜月笙何许人也,直接成亲给了孟小冬一个名分,那年孟小冬42岁